携手并进 合作共赢——金秋中国系列外交活动观察

 行业资讯     |      2025-04-04

数据一:造船业三大指标。

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高度重视网络安全工作,强调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目前,我国一体化政务注册平台注册用户超过10亿人,超90.5%的省级行政许可事项实现网上办理和最多跑一次,互联网成为惠民、利民、便民的一大利器。

携手并进 合作共赢——金秋中国系列外交活动观察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快完善数字信息基础设施体系,我国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齐头并进,数字技术赋能千行百业,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能。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是广大网民的共同期待。从江淮腹地的中国声谷到西湖之滨的中国视谷,再到荆楚大地的中国光谷,一批数字产业高地、数字产业集聚区和数字产业集群涌现,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迅速发展,不断壮大。今年以来,清朗系列专项行动继续在全网开展大扫除,自媒体乱象、网络水军操纵信息内容等网络生态突出问题得到重拳整治。经过几年的努力,我国工业互联网从无到有、由大变强,汇聚成产业转型升级的强大势能。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人类历史发展、党和国家事业全局高度,从信息化发展大势和国内国际大局出发,重视互联网、发展互联网、治理互联网,统筹推进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提出一系列具有开创性意义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网络暴力信息治理规定(征求意见稿)》等新规相继公布,让我们的网络家园更加安全。福州教育学院附属第二小学的学生在由学校与网龙网络公司共同打造的创客教室学习科学课(2020年12月18日摄)。

新华社记者 梁旭 摄中国还深入参与搭建全球性、区域性多层次互联网治理平台,与世界各国共享互联网发展成果,凝聚全球网络空间治理共识,为推进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变革、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发挥积极作用。要求通过网络凝聚共识,明确必须下大气力做好人的工作,把广大网民凝聚到党的周围。这场跨越数千公里的空中手术,突破了资源配置的时空限制,正是互联网发展成果惠及人民的生动缩影。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将强化网络、数据等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列入健全国家安全体系的一部分……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我国全面筑牢网络安全和数字安全屏障,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和能力建设全面加强。

推动信息领域核心技术突破,发挥信息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作用——2015年6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贵阳市大数据应用展示中心考察调研,强调面对信息化潮流,只有积极抢占制高点,才能赢得发展先机。……一系列深刻精辟的论断,一整套着眼长远的部署,成为建设网络强国的行动指南。

携手并进 合作共赢——金秋中国系列外交活动观察

网络安全是整体的而不是割裂的网络安全是动态的而不是静态的网络安全是开放的而不是封闭的网络安全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网络安全是共同的而不是孤立的……深刻洞悉网络安全的主要特点,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针对性部署安排。互联网+深度融入教育、养老等多个领域,全国中小学互联网接入率达100%,互联网应用适老化、无障碍水平不断提升,数字乡村建设取得积极成效,信息技术助力弥合数字鸿沟。人民至上、为民造福,亿万人民共享互联网发展成果2020年4月20日傍晚,秦岭深处,陕西省柞水县小岭镇金米村的木耳展销中心迎来了一位特殊带货员。新华社记者 刘军喜 摄着眼人才培养,阐释网络空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竞争。

从国内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信息革命时代潮流发生历史性交汇。党中央会关注和支持你们。从网络大国到网络强国,一字之变,意味深长,引领中国互联网发展迈入全新的历史时期。新华社记者 魏培全 摄建设全国统一、多级互联的数据共享交换平台,通过数据多跑路实现群众少跑腿。

在习近平总书记关心引领下,关于网络安全和信息化的一系列重大决策、一系列重大举措出台并深入实施,我国在建设网络强国征程上阔步前行。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再次强调加快建设网络强国。

携手并进 合作共赢——金秋中国系列外交活动观察

在河北省邯郸市一家便民市场,消费者在扫码支付购买蔬菜(2018年6月3日摄)。新华社记者 张涛 摄从3G突破到4G同步再到5G引领,目前我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技术领先的网络基础设施。

信息化、数字化,是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的大事。提高网络综合治理能力,构建网上网下同心圆——互联网已经成为舆论斗争的主战场。把牢前进方向,强调过不了互联网这一关,就过不了长期执政这一关,必须旗帜鲜明、毫不动摇坚持党管互联网,加强党中央对网信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确保网信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2015年12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有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正确指引,网信事业发展必将掀开新的一页,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上书写更加精彩的篇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要做好我国数字经济发展顶层设计和体制机制建设,加强形势研判,抓住机遇,赢得主动。

新华社记者 江汉 摄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推进,互联网领域发展不平衡、规则不健全、秩序不合理等问题日益凸显,网络霸权主义对世界和平与发展构成新的威胁。习近平总书记对网络安全和信息化事业的关注和支持一以贯之。

在2017年2月17日召开的国家安全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专门谈到要筑牢网络安全防线,提高网络安全保障水平。移动物联网终端用户超过20.5亿,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率先实现物连接数超过人连接数……《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2年)》指出,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占GDP比重提升至41.5%,数字经济成为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

我们必须敏锐抓住信息化发展的历史机遇加强网上正面宣传,维护网络安全发挥信息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作用主动参与网络空间国际治理进程……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科学分析了信息化变革趋势和我们肩负的历史使命。2022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在浙江乌镇开幕(2022年11月9日摄)。

新华社记者 王民 摄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在河北省沧州市妇幼保健院,网络安全宣传志愿者向人们宣传网络安全与日常生活的关系(2022年9月6日摄)。直播台前,习近平总书记对着手机镜头点赞——小木耳、大产业。建设网络强国,没有一支优秀的人才队伍,没有人才创造力迸发、活力涌流,是难以成功的。

聚焦核心技术,要求加快推进网络信息技术自主创新,强调我们要掌握我国互联网发展主动权,保障互联网安全、国家安全,就必须突破核心技术这个难题,争取在某些领域、某些方面实现‘弯道超车。从支持技术研发,到繁荣发展网络文化。

……突出问题导向,加强顶层设计。新华社记者 宋为伟 摄分享经济、智慧出行、移动支付等互联网新产品新业态竞相涌现……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网信事业着力补齐民生短板、优化公共服务,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信息服务正在造福更多百姓。

让亿万人民在共享互联网发展成果上有更多获得感。我国互联网和信息化工作取得了显著发展成就,网络走入千家万户,网民数量世界第一,我国已成为网络大国。

坚持人民至上,提出网信事业要发展,必须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推进网络强国建设,推动我国网信事业发展,让互联网更好造福国家和人民。新华社记者 周牧 摄这是无比广阔的发展前景——从江淮腹地的中国声谷,到西湖之滨的中国视谷,再到荆楚大地的中国光谷……随着我国数字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一批数字产业高地、数字产业集聚区和数字产业集群涌现,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迅速发展、不断壮大。新华社记者 江汉 摄自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乌镇举办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连续9年或进行主旨演讲,或发表视频致辞,或向大会发来贺信,以不同形式关心大会举办工作。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指引下,各地各部门出台一系列新政策、新举措,推动网信事业迎来新发展、新飞跃,互联网成为惠民、利民、便民的一大利器,亿万人民享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了解到这个团队通过推进关键技术攻关,不仅实现传输速率、系统效率大幅提升,还实现了关键技术的自主可控,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高兴。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是事关国家安全和国家发展、事关广大人民群众工作生活的重大战略问题,要从国际国内大势出发,总体布局,统筹各方,创新发展,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网络强国。时代浪潮澎湃,激荡万千气象。

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吹响建设网络强国时代号角2023年7月6日下午,正在江苏南京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专程来到紫金山实验室,走进展厅、6G综合实验室,详细了解推进重大科技任务攻关等情况。中国网络文明大会连续举办,《抵制网络谣言 共建网络文明倡议书》发布,争做中国好网民工程、网络公益工程深入实施,网络中国节主题活动持续开展……有关地方和部门积极开拓创新,培育网络文化新风尚,拓展道德建设新空间,构建网络行为新秩序,打造文明创建新品牌,网络文明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